潮新闻 记者 陆乐
浙江机关的日子,越过越“紧”了。
近日,省财政厅印发了《浙江省省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试行)》,将153家省级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列入2023年评价范围,运用人、财、物等方面指标,来推动机关单位厉行节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过紧日子,通俗地说,就是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过日子。比如,严控会议、差旅、培训、论坛等支出,做到不该开的会一个不开,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花的钱花到点子上。
紧日子怎么过?财政支出又将花到哪里去?
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纵观百年党史,勤俭节约贯穿始终。对于如何节约,我们党可以说积累了诸多好经验。
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解决服装被褥问题进而保持战斗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就规定:被服按季交公家保管,破烂被服交公。破裤子上的好布做袜子,其余破布则全部交回供给处用来做鞋。
在当时江苏、浙江党的工作机关里,办公用品多用代用品和廉价经用的物品,用灯油替代洋烛、用毛笔替代钢笔,印刷品则尽量缩小纸张和字号、不求美观。
那时候,我们党可以说竭尽一切可能过“紧日子”。各级党委和单位还经常开会讨论,制定更完备的方法来让日子过得更“紧”一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禁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压缩“三公”经费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等一系列相关措施相继落地。
如今,尽管各级政府机关的日子不至于像当初那样过得“紧巴巴”,但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被传承了下来。
今年3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专门介绍:“政府过紧日子不是短期应对措施,而是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
而对于吃改革饭成长起来的浙江来说,坚持不懈进行政府自我革命,推动政府过“紧日子”,一直是不变的政策导向。
早在1988年底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下决心过几年紧日子,大力提倡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精神”这样的表述。
到2008年底,时任杭州市市长在向市政协通报2009年工作思路时专门提出“政府和各部门要带头过紧日子”,“2009年,各种专项经费、会议经费和接待费,要实现零增长;公务出国,在2008年基础上减少20%;公务购车,2009年冻结一年。”
今年初召开的省第十五届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谈到今年工作时又再一次明确:督促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带头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
此次印发的《浙江省省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试行)》就是督促的重要“标准”:财政部门会把评价结果量化为“五星级”“四星级”和“三星级”,精确评估部门单位落实厉行节约相关政策情况,年度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
浙江的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怎么带头过“紧日子”?
《浙江省省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试行)》中,有着明确的指向。这份文件建立了严控人员经费、降低行政成本、节约集约利用资产等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了23条具体的指标。
这些指标的建立,都来自于浙江各地的探索。
比如在“吃”上,浙江的各个机关就没少动脑筋。
在衢州试点,已全省推广的“公务餐改革”就是一种尝试。
如今,衢州市县乡各级单位的大小机关食堂都贴着本食堂的“用餐码”,公务出差人员只要通过“浙政钉”扫码即可用餐,每餐15元直接从出差人员饭卡里扣除。
公务接待从“进酒店吃桌餐”变为“进食堂扫码自费用餐”,光餐费就能省下不少钱。
还有的机关,从“光盘行动”上着手。
省行政中心机关食堂,这几年就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推行“小份菜”、利用边角料研制创意菜、推出自选供餐新模式等等。
从原本的快餐式供餐、基本一个窗口提供一个套餐,改变为“小碗+自选”的模式后,即使是挑食的人,也都能确保拿到的都是自己“想吃的”,从而主动成为一名“光盘侠”。
再比如在出行上,浙江早在2016年,就全面启动了公车改革。
改革后,全省除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调研、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等,公务用车大大减少。
还有一些机关,干脆推出了“公务拼车”。通过统一的公务派车平台,不同系统、不同单位的公职人员,同一时间段、同一方向或相近目的地,都可拼车出行。
此外,在办会时,浙江的各级机关也是越来越“抠”。
例如对浙江而言十分重要的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就将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理念体现到细节之中。
如此隆重的会议,主会场内不摆放鲜花,不点缀绿植,旨在大会会场悬挂了会标、横幅。服务信息也多以电子化呈现,减少纸张和重复提供。
餐饮住宿方面,用餐一律安排自助餐,不上酒水;就连房间的空调温度都严格按照国家“双碳”的要求来设定。
类似的做法,已经成为了浙江各级机关办会的共识。精简会议和活动的文件资料、从严控制会议食宿标准,尽量减少安排住宿……一系列的举措下,各级机关的会议支出都得到了控制。
三
党政机关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那么在过上“紧日子”之后,浙江的财政支出都花到哪里去?
省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2亿元。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支出共计29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44.6%。
显然,政府过“紧日子”,最终目的就在于,让群众过“好日子”。
比如在养老方面,不久前省人社厅和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养老人员的养老金将根据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和年龄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例如某位退休人员今年72岁,缴费年限35年,此前基本养老金为每月4566元,那么他今年就能增加养老金187.1元。
数据显示,2021年末,浙江已经有超过900万离退休人员。仅增加养老金这一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又比如在医疗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过去的五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
尽管人均看上去不高,但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6%的浙江,显然这也不是一笔小钱。
除了民生支出,为了保就业稳企业,政府也拿出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就在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其中就专门提到了给中小企业“减负担”的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049亿元。
而在省内,截至7月27日,全省累计完成市场主体的减负1828亿元;全年的目标更是要达到2500亿元以上。
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措施,涉及到资金量巨大。虽然不是靠“省”能省出来的,但在“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上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却彰显了“节用裕民”的理念,撬动出巨大的民生红利和市场红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