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城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公共安全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国家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2023-08-08 13:16:17 来源:中国质量报

助力城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公共安全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国家标准解读


(相关资料图)

□ 本报实习记者 王雅雯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城市安全风险增大。

回顾过去20多年,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据了解,至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5.22%,城镇常住人口9.2亿人,比上年末增加人口646万人,城区人口超1000万的城市7个,500万~1000万人口城市14个。预计205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80%。

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所副所长、全国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秦挺鑫看来,城市安全风险管控面临诸多困难,主要源于城市发展中,人口、产业、活动、物资、能量、信息、建构筑物等汇聚于城市物理空间产生集聚效应。他指出,多类要素集聚使城市演化为复杂巨系统并产生了多类风险,城市安全风险呈现出传统风险累积、新兴风险涌现、复杂风险加剧、极端风险频现等新特点。

对此,国家提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要求。秦挺鑫说:“自2017年起,多地制定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地方标准。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标准规范,各地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内涵与定位,以及范围、内容、方法、程序等表述和规定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因此,GB/T42768-2023《公共安全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应运而生,为解决各地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要求、方法和评估结果不统一等问题,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实践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了国家标准支持。

该标准已于2023年5月23日发布并实施。标准规范了城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两类风险的风险评估,提出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总体原则,并对总体要求、基本流程等进行了明确。该标准适用于副省级城市、地级行政区以及直辖市所辖行政区(县)建成区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两类风险的风险评估。其他区域或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的安全风险评估可参考执行。

“标准提出了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4项基本原则,即系统性、科学性、适用性和动态性;提出了两项基本要求,分别为突出城市区域安全风险特点,构建多层级风险评估管理责任体系。标准构建了与现行国际、国家风险管理体系相一致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流程,主体包括计划与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4个阶段,明确了风险沟通、风险处置和风险更新的全过程性,提出了风险评估成果应用要求。”秦挺鑫补充道。

融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风险减缓、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分担等风险管理措施,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支持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标准还在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计划与准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主要阶段提出了技术要求,给出了所需方法和知识以及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成果的运用建议。

《公共安全 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有助于提升相关实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效助力城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提升应急能力。“标准将有助于从国家层面建立我国城市安全风险数据库和风险管理知识库,实现在国家层面统筹应急管理资源,统计分析城市安全重大风险,提升我国城市安全治理效能。”秦挺鑫表示。

《中国质量报》【重要国家标准解读】

标签: